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(I/R)小鼠模型
心脏损伤(ischemia/reperfusion, I/R)足以威胁生命,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损伤是患者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。在细胞水平上,缺血或缺氧后不久,心肌细胞中的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(ATP)含量迅速下降。如果缺血继续,线粒体释放的细胞色素c触发细胞凋亡,线粒体通透性增强
后,ATP耗尽,并最终使心肌细胞坏死。而此时恢复氧糖供应,即“再灌注”过程,为ATP的生产提供了原料,清理了来自坏死细胞的有害物质,但是细胞会产生有害的活性氧(ROS),引起再灌注损伤。因此,缺血再灌注损伤几乎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心肌细胞的死亡,严重时可能会危及
生命。尽管研究人员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,但仍需开发具有临床有效的干预措施。

模型制作方法:

(1)小鼠腹腔注射麻醉,待麻醉生效后,行气管插管,成功后接小鼠呼吸机控制呼吸(频率是90~110次/min,潮气量0.3~0.4ml)。
(2)胸骨左侧切开皮肤,此处有静脉,用止血钳夹下即可不出血。钝性分离肌肉见肋骨,在第3肋间隙用眼科剪轻轻向下分离肋间肌,用拉钩拉开胸壁。
(3)小心剪开心包膜,用棉签轻压住心脏。在左心耳下缘3~4mm进针,进针深约1.5mm,斜向右上方肺动脉圆锥方向出针,针距约3~4mm,分别将线两端穿入小圈内。留线暂不结扎(因缝针刺激心脏会出现心律失常)。稳定3-5分钟后再收紧结扎线,连同小段聚已烯管结扎(起压迫
血管作用)。立即观察心电图,以出现QRS高大增宽为结扎成功标志(S-T段不一定可见改变),记时缺血时间。40分钟后轻拉松结线,打开血管再灌注,立即观察心电图,数分钟后应该出现QRS回落变窄。再灌注180分钟,注意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。
(4)闭胸逐层缝合,术后维持体温直接影响到成活率,可用电热毯维持体温,26-28℃之间。
(5)见排尿可拔管,气管处一针缝合,再缝合皮肤,放回笼观察。